12月18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聯合指導,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創新平臺、中國教育培訓協同創新平臺、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聯盟、華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廣州創顯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文投創工場、廣州創之融孵化器聯合承辦的2020年“iTeach”全國大學生數字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在廣州番禺創之融孵化器舉行決賽。
圖1 2020年“iTeach”全國大學生數字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在廣州舉行
12月19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蔣達勇,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九民、秘書長胡小勇,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引智處副處長夏興林,廣東省科技工作者與企業創新服務中心處長鄭文豐,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創新平臺秘書長張瑜,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葉欣、副院長張學波及部分教指委委員、專家評審團全體成員出席本次大賽頒獎典禮。
圖2 獲獎選手合影留念
“iTeach”全國大學生數字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是教育技術領域面向全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大學科競賽,本屆大賽以“我創新,我做主”為主題。為體現面向教育應用創新,大賽面向全國教育技術領域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征集四類參賽作品,分別是采用數媒技術以視頻、動畫、虛擬現實(AR/VR/MR)等展示呈現的數字媒體技術類;教學支持互動學習的課件類;支持完整的教學過程組織和教學活動實施的工具系統類;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應用場景和需求,對重難點的教學產品和教學案例進行設計、開發,教育服務應用類。盡管在疫情期間,仍有125所院校、2079件作品參加初賽,數量創歷史新高。經40位專家匿名網絡評審,推選出504件作品進入現場決賽角逐一、二等獎,326件作品獲三等獎。
圖3 教育專家對作品進行點評
經最終確認,來自86所院校的429件作品參與現場決賽。這些作品深化貫徹落實了國家“十三五”教育規劃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精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意識、綜合素養和團隊精神。這些團隊選手與指導老師以多元化、多樣化的視角入手,融合了以教育技術為主的多學科知識進行作品創作。
圖4 決賽現場選手答辯
本次現場決賽有幸邀請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30位教育專家參與評選,決賽分十個賽場進行,各位選手在展示作品后就評審提出的問題做答辯。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有174件作品獲一等獎、252件作品獲二等獎。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渤海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等33所高校獲優秀組織單位稱號。82位老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圖5 教育專家評審作品
參賽選手及賽事工作人員對一個多月的賽程進行了回憶與總結。參賽選手從辛苦地準備、漫長的等待、反復修改和熬夜討論以至決賽賽場中呈現出最終作品,是一次自我發現、自我學習、自我建設的過程,通過跨學科綜合運用,即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也收獲了創新創業的鼓勵。評委對學生的作品質量和專業技能的提升高度認可,并表示這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模式能有力促進教育信息技術專業發展。
撰稿人:李鑫
審稿人:張彥